7/31/2007

七月

聚陽二   10.85%
致伸    8.94%
全譜一   6.93%
金橋    6.73%
力信    6.55%
亞崴    6.23%
奇普仕   5.24%
富爾特   4.75%
帝寶    4.65%
鼎新    4.65%
開發特   3.72%
裕融    3.11%
環泰一   2.93%
亞弘電   2.93%
燁輝    2.88%
時報出版  2.09%
晶電ㄧ   1.66%
福聚    1.32%
國喬特   0.80%
光寶券   0.76%
僑銀    0.67%
全域    0.47%
瑞穎    0.07%
信邦券   -0.01%
現金    11.07%


大盤報酬  4.55%
投組報酬  11.17%


光寶和信邦的融券,都用股票去抵押,因此顯示的為損益額
這個月運氣很好,聚陽和光寶都是26號可以開始放空,要是再晚一天就慘了.......
富爾特原本已經清光,但看大聯大這麼強,沒道理富爾特還軟啪啪就接了一些
仍然看好台股會上萬點
但重心改放在風險套利上

7/27/2007

福聚

榮化併福聚 8月將召開股東臨會 2007/07/09 07:13 出處:蘋果日報

96/07/10 榮化併福聚8月將召開股東臨時會?福聚:尚在評估合併可能性

李長榮化工(1704)去年捧著25億元現金入主福聚(1311),即將屆滿1周年,市場上再度傳出「2家公司年底前將進行合併」的消息,對此,榮化高層僅低調以「入主福聚第1天就開始評估合併可能」回應。但據了解,2家公司最快將在8月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合併案,成立35年的福聚將走入歷史,榮化則為存續公司。
拭目以待
據了解,榮化內部已針對2公司合併一案討論多時,「合併」是未來必行的方向,問題只在於何時為適當時間點。


換股比例待資產重估
由於福聚先前已委託顧問團隊進行改革,以期將福聚的營運效能、規模整頓至「最佳狀況、最適規模」的目標,此舉再度引起兩家公司今年底前將以交換持股方式合併的傳聞,對此,榮化高層未正面回應,僅低調以「評估合併可能」回應。
至於換股比例方面,仍要待2家公司資產重估後才能確定。若以2家公司資本額推估,每1股福聚股份將可換得0.56股榮化股份,初估,榮化將新增1.64億新股份,然而,若以目前2家公司股價來看,每股福聚將可兌換0.89股榮化,則榮化將須新發行2.6億股來合併,但是,確切的換股比例則必須等到2家公司進行資產重估後才能明確。

榮化持有逾4成股權
據法人指出,榮化與福聚要合併是可以理解的,「但重點在於怎麼樣的換股比例,才能讓福聚股東心服,沒有被賤賣的感覺」。該名法人以2家公司今年第1季的每股純益(EPS)為例,榮化第1季EPS為0.28元,福聚EPS為0.52元,若福聚每股僅換得榮化0.56元,明顯是低估了福聚的價值。
按照《公司法》規定,若2家公司要合併,必須經過股東會同意,若要召開股東臨時會,必須先於15天前公告,若全體股東同意,則進行實質合併作業,初估至少需要3個月作業期。
目前,榮化持有福聚股權高達42.33%,福聚前6大股東之中,就有4名大股東是榮化或其子公司包辦。除了當初以相當25億元現金收購巴素(Basell)台灣控股公司持有福聚的36.02%之外,另外,還有榮化後來向辜家陸續收購逾6%的股份。
據了解,當初榮化與巴素集團談收購福聚股權時,原本是連辜家所持有的6%一併談攏,而榮化與巴素達成以每股18.8元的收購價,但辜家對此價格有意見,因此變成後來榮化先吃下巴素持有福聚的36.02%股權。

福聚年底將步入歷史
而在榮化入主福聚之後,福聚即搬入榮化大樓,兩家公司當起鄰居,也被外界戲稱進入「左右共治」。不到2個月時間,福聚董事長辜成允讓出股權,董事長職務由榮化董事長李謀偉出任,結束了「辜家長達33年掌舵時代」。如今,榮化入主福聚即將屆滿1周年,業界再度傳出合併消息,成立即將屆滿35年的福聚是否會在今年年底步入歷史,各界拭目以待。


換股比例應該是記者亂寫,直接用資本額和市價去計算,
福聚有什麼價值?
根據第一季季報,福聚的約當現金,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高達48億
去年營業利益7.35億元,折舊1.92億,資本支出0.7億
毛利8.42%則是近幾年的低檔

以10倍營業利益計算未來現金流量價值加上48億=121.5億
資本額29.21億 每股價值可達到41.6元
還不含綜效,成長與改善價值

從榮化公司的角度來看,扣掉公司擁有的42.33%
流通在外股數約1.68億股
假設以41.6元現金購併福聚,須支出70億
扣掉併購後從福聚得到的48億,公司實際上只須支付22億
且福聚是個無舉債公司,
榮化95.Q1股東權益100.13億;有息負債40.8億(短期借款+長期負債)
購併福聚後若以榮化的資本結構為目標,福聚股東權益62.9億
將可帶來25.66億的舉債能量
透過改變福聚的資本結構,其實榮化不用再拿錢出來
既然這樣和樂而不為?

況且加計綜效與成長的價值,福聚的價值將遠超過41.6
目前福聚的市價28.6
若以25%溢價收購,
每股只要花35.75元
這應該會是個蠻划算的購併案

7/23/2007

全譜一

由於有特別轉換權
今年11/22可換成約當價值115的股票
由於訂價方式是取10 15 20個營業日平均最低的
實際上的報酬應該會比115再多一點
目前售價102~105左右
四個月大約可以賺到10%
風險不高
較大的風險是公司動用贖回權

流通在外只有一百多張

7/20/2007

凱雷真的是凱子嗎

凱雷花了17塊購買大眾銀30%的股權於是很多法人就出來講些有的沒的
美林:凱雷入股大眾銀,金融將掀補漲

高盛:大眾銀引發併購題材熱,中信金為最佳標的,調高評等
瑞信證券:大眾銀投資評等從中立提高至優於大盤表現,目標價從11元提高至16.8元
大華證券:大眾銀買進,目標價17元
私募基金精的跟猴子一樣,我不是學財工的,計算上與實際會有相當大的落差

只是試圖揣測凱雷對這筆交易架構的想法


凱雷花了215億ㄧ共取得大眾銀下列三種系列證券
普通股 588,235,295股
特別股 235,294,116股
CB75億 441,176,471股
大眾銀今日收盤價12.5

1.普通股用17元去認購,以市價計算等於多付了26.46億

2.特別股股利3.5%不能累積但有超額分配權,條件合理,這部份先假設沒佔便宜也沒吃虧

3.CB,年利率3%與無選擇權債券差不多,選擇權部分等於是免費送給凱雷,
這就是整個交易案的關鍵,選擇權的價值多少呢

利用很簡單的BS公式,條件如下
市價12.5,履約價17,年波動度31.6%,無風險利率3%,到期期限5年
每單位的選擇權價值2.736元.---所以選擇權價值約12億
除此之外裡面還藏著一個選擇權,履約價格可以往下調,最低可調到17*0.8=13.6
這個重設選擇權非常值錢,絕對不能忽略
不過~~我不會算,EXCEL暴力求解很麻煩最近沒心情弄

但從以上條件,其實凱雷只多付了26.46-12=14.46億
ㄧ共取得12.6億股,每股的溢價一塊多ㄧ點(其實不能這樣直接除是我偷懶)
真正付的價錢是不到13.5
考量了CB重設權的價值後,每股真實成本說不定還不到12.5元

7/16/2007

台股











台股市值早已創新高,2001年後獲利能力(前四季稅後淨利)大幅成長,上一波獲利高峰在2004年第四季(2004年前三季與2003年第四季獲利加總 ) ,2004 Q4加權股價指數收在6183,本益比13.89,之後開始緩步上漲,總統大選前本益比接近20倍股價淨值比也來到1.98倍.












2004年總統大選完後,台股獲利能力逐步提升,但股價反應卻不理想












以週轉率來看,過去到達高點時月週轉率接近40%,今年六月月週轉率18.36%,仍與高點有一段距離,若以月交易日20日計算,單日均量達到3275億時需要開始注意是否過熱.












2000年以前台股淨值比大約介於2.5~4之間,2000年以後掉到2以下,2001年九月最低來到1.17X
今年六月底,股價指數收在8883,淨值比約為2.11倍,若以2.5倍為目標,則台股可望達到10515

若以上次總統大選,二月底時的本益比24.19倍計算,台股可望達到9959